
小助手荐读
30多年前,一本《硅谷之火》点燃了雷军内心中梦想的火苗,踏上了创业的征程。
从创办金山、卓越网,已经功成名就的雷军,在40岁时,选择了再一次出发,创办了小米。如今,雷军创办小米十周年,一路走来并不容易,也曾立于高山之巅,接受万人瞩目和敬仰,也曾从高处跌落,遭受质疑。但他始终坚信:每向前多走一步,热爱和勇气就会多一分。
本文梳理了一路以来,雷军关于创业的一些感悟,讲了梦想,讲了产品观,讲了互联网创业方法论。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。
01
要永远相信梦想的力量
在我18岁的那一年,曾经青春年少,无意之中在图书馆里看了一本书,改变了我的一生。
那是我大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,我在武汉大学图书馆里看了一本书,这本书叫《硅谷之火》,讲述的是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那些硅谷英雄的创业故事,其中主要的篇章就是讲苹果乔布斯的,书中说乔布斯在70年代末、80年代初,代表着美国式的创业。

看了这本书,激动得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,我清晰地记得看完这本书以后,我在武汉大学的操场上沿着400米的跑道走了一天又一天,走了好几个通宵,思考我怎样才能塑造与众不同的人生,在中国这个土壤上,我们能不能像乔布斯一样,办一家世界一流的公司?
我觉得只有这样才无愧于自己的人生,才会使自己觉得人生是有价值、有意义、有追求的。
当有了这样的梦想后,我认为光有语言是没有用的,怎么落实到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才是最重要的。我当时给我制定的第一个计划——两年修完大学所有课程。
于是,我用两年时间修完了成绩,在我们同学里面排到第六,我们全年级100多人。
有了第一个基本功的沉淀,我又给出了第二个目标,大家说你没有本事在一级学报上发表论文?我用两年时间,在我大二的时候,在一级学报上发表了论文。
有梦想是件简单的事情,关键是有了梦想以后,你能不能把这个东西付诸实践,你怎么去实践,怎么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可行的目标。当然,还需要长时间的坚忍不拔、百折不挠。
就像我自己,到了40岁退休以后,我还有没有勇气去试一把?
今天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分享,我在40岁的时候,没有忘记我18岁的梦想,我去试了。
02
向同仁堂学习:做产品要有信仰
柳传志当年推荐过一本书,叫《基业长青》,是关于如何创办百年企业的。于是我就问自己,怎么办一个百年企业呢?
我首先想的是,在中国,谁做到了百年。
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同仁堂。
在研究同仁堂的时候,我发现同仁堂最重要的是其司训:“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,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”,意即做产品,材料即便贵也要用最好的,过程虽繁琐也不能偷懒。换句话说,要真材实料。
设想一下,假如大家都这么做,那我们的社会还会有毒大米、三聚氰胺、雾霾吗?
但这个事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是很难的。
所以同仁堂的老祖宗又讲了第二句话:“修合无人见,存心有天知。”你做的一切,只有你自己的良心和老天知道。这一句话,是关于怎么保证第一句话被执行的。
这让我很受震动。我就在想,为什么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,中国在全球的观念里,就是生产劣质产品的地方呢?有时候大家开玩笑说,我们中国人太聪明。其实就是喜欢走捷径、喜欢偷工减料,才让大家有这样的印象。
如果我们想基业长青,那就得真材实料,而要想坚持下去,就要把真材实料变成信仰。
我认为要基业长青,就要做到两条:第一真材实料,第二对得起良心。

当我想到这儿以后,我又问,有没有千年企业呢?
其实有,宗教。宗教其实就是信仰。
所以说不管是多少年,想办成一个持续永恒的事业,就得有理念,并且要把这种理念变成信仰。
思考过这个以后,我干小米时就想走一条不同的路:我们做产品的材料,要全部用全球最好的。夸张地说,我们“只买贵的,不买对的”,贵的肯定是有道理的。
对于一个从零创办的公司而言,这是非常不容易的,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成本比别人高了一大截。但我们还是这样做了,处理器用高通,屏幕是夏普,最后组装也找全球最大的平台——富士康。
我发现我们中国人需要的,首先是好东西,而不仅仅是便宜的东西。
做到这一点后,我们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谁愿意和一个初创企业合作呢?
原来我以为做手机跟做PC一样买个元器件就行,后来发现不是,手机里面绝大部分都是电子件,这意味着我们的合作商需要投资研发资源,要承担巨大的风险。所以每一家供应商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,都异常地小心。
组装的事,我从第一名谈到第四名,都没有人理我,最后我说服了第五名的英华达,就是英业达集团的子公司。我跟他们南京的总经理谈了三次,他觉得我的想法是靠谱的,所以选择了跟我们赌一把。
今天,我们的组装主要就两家供应商,英华达和富士康。
我想说的是,一个创业公司从零开始的时候,很多人不相信你能做成。而找手机主要的供应商,我花了大概九个月的时间。想做一个好东西,是很不容易的。

三年前,我们第一款产品做出来时,成本高达2000元人民币。当时国产手机都是五六百元,两千元的手机怎么卖?我们内部完全没信心。原本我们的定价是1499元,一部手机要赔500元,肯定是不行的。
在产品发布的前一周,我想了一个通宵没睡,第二天晚上,和几个合伙人一起商量,决定定价1999元。我们要相信,是好的东西就值1999。一周后我们发布了,大获成功。
所以说,要认真做好产品,要相信口碑,而口碑就是信仰的一部分。
小米,是我40岁在财务自由以后创办的公司。这点最大的优势就是,我不会为了钱去做什么事情,这个事情是我喜欢的,我满意的。所以小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货真价实。
03
互联网创业方法论的七字诀
2000年我牵头创办了卓越网,2004年卓越网卖给亚马逊。卖掉卓越网后,我一直在思考到底什么是互联网?
我当时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压力是什么呢?金山只有20-30%的成长,而卓越网能获得100%的增长。
我就在想,这事情好像不对,我花了80%时间的东西只有20%成长,问题出在了什么地方?我们如何才能更快地成长呢?而且互联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呢?
足足想了半年多,我才觉得自己对互联网有了一点点感觉。
这个门道是什么呢?其实说起来很简单:互联网是一种观念!互联网其实不是技术,互联网其实是一种观念,互联网是一种方法论,你用这种方法论就能把握住互联网的精髓了。
为了让你更容易理解互联网,我就把它总结成七个字:专注、极致、快、口碑,号称七字诀。那这个七字诀厉害在什么地方呢?只要按这个方法去做,就会事半功倍。
1)专注:解决用户一个迫切的需求,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。
第一,一个明确而且用户迫切需要的产品,很容易找到明确的用户群。这样,产品研发出来后,不容易走偏。
第二,选择的用户需求要有一定的普遍性,这点决定这个产品的未来市场前景。
第三,解决的问题少,开发速度快,也容易控制初期的研发成本和风险。
第四,解决明确问题的产品,容易跟用户说清楚,推广也会相对简单。
2)极致:要在这个功能点上做到所有同类产品的极致,做到最好才能赢。
极致是互联网产品的核心,只要极致才能超出用户的口碑,形成口口相传的效应,给后期的推广带来了很大的便利。
专注才能做到极致,做到极致才能击败竞争对手。
3)快:开发周期一定要控制在三到六个月的时间,一定要快。
互联网时代,用户需求变化比较快,而且竞争也比较激烈。快速开发,容易适应整个市场的节奏,并且节约成本。
用户试用过程中,如果发现问题,反应速度也要快,尽快改善尽快更新。初期,我认为要保持在一两周的更新速度。
4)口碑:初期市场营销坚持少花钱甚至不花钱,才能看出产品对用户真正的吸引力。
产品完成后,不要着急,先坚持在一个小规模的用户群中试用,听听用户反馈。

如果大规模的推广会带来这两个问题。
首先投入大量市场费用后,用户期望值很高,如果产品不完善,很容易引起负面的口碑,为以后的推广留下了隐患。
其次大规模市场推广得到的测试效果不准确。如果产品不完善,甚至需求选择有问题,会被数字掩盖。当推广费用停止后,用户量不增长甚至下滑,再改就来不及了。
过去几年成功的互联网创业公司,其实在市场营销上花的钱都非常少,但这些公司在市场营销上花的精力并不少。
刚开始最重要的推广技巧是搜索引擎优化和病毒式营销。
一次完美的互联网创业,最好是技术、产品高手搭配的两三人创业,三到六个月内完成产品,再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测试完善产品,达成初步成功的门槛,再寻求融资,摸索成功的商业模式,然后投入大量的市场资源推广,形成规模化业务。
初步成功的标准,不同的业务要求不同。
我有一个简单的标准供你参考,就是产品推出半年到一年时间,网站页面超过一百万PV,或者客户端产品日净增安装量1万次,而且用户数还在持续增长。达成这个目标之后,需要琢磨的事情,就是在保持增长速度的同时,如何探索好的商业模式。
文章来源:创业黑马学院
最近我发现不少同学沉迷小助手的才华不能自拔,那小助手就,勉(po)为(bu)其(ji)难(dai)地把微信号发出来吧。

(添加时备注:学校名+昵称)
大学/创业/职场/面试经验都在小助手朋友圈
意见/建议/吐槽/官网使用都可以跟小助手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