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为什么体制内外永远在互相羡慕着?
2021-04-06 10:25:36



来源:猎聘(ID:liepinwang)
作者:奥斯特窝头斯基

互联网总是一个风水轮流转的世界,什么理论都能被捧上云端,然后再推翻。


前几年还被钉在耻辱柱上的“一眼望得到头、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”的体制内工作,如今却又成了人人艳羡的香饽饽。


前几年大家纷纷鼓吹《时代抛弃你,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》,现在又说《大厂月入3万,不如回家考公》。


无独有偶,前不久外出吃饭时,隔壁桌谈论的话题也是如此。


A是公务员,B是北京某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,二人推杯换盏,杯酒言欢,进行了一番掏心挖肺的深切会谈。

体制内的人向往体制外的自由、高薪:


薪资方面,自己只能说是温饱,对方年终奖都能顶自己一年工资;


工作内容琐碎又枯燥,每天填表开会写材料,哪像对方,做的都很有意思;


人际关系也是勾心斗角,说一句话要深思熟虑想半天,不像对方,看不顺眼的人,拍桌子就是干,反正此处不留爷,自有留爷处。


晋升路径就只有一个字——熬,论资排辈,你的上级不升,你哪有机会升?体制外就不一样了,大不了就跳槽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


体制外的人向往体制内的安全、稳定:


大厂虽然收入可观,但每一步都是拿命和头发换来的,在内卷和末尾淘汰制无情的鞭挞下,见过凌晨五点的路灯,更试过一个月上班路上没见过太阳的生活,哪像体制内,朝九晚五幸福多。


更重要的是领导画的饼没有兑现过,加班猝死和35岁被裁的新闻却很常见,体制内就不同了,不会降薪,更不会失业。

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体制内外,永远都在互相羡慕着?


太了解自己的痛苦,不了解对方光芒下的阴影 


这有两方面原因:


一方面,当你想到自己的人生时,你看到的总是困难和障碍。


心理学有一个理论叫做“视网膜效应”,就是指当我们有这个特征时,就会不自觉地看其他人有没有这个特征。


就像你身上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,比如情商比较低,那你在和别人交往时,就会格外注意,别人是不是情商比你还低,或者情商很高让你羡慕不已。


同样的,我们的工作也是如此,一旦我们觉得这份工作有哪些不如意,比如薪资太低,工作可能是时间太长,就会特意去关注,其他人的工作是不是也是如此。

而一旦知道对方比你好,就会产生落差,痛苦不已。


但问题在于,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对方年薪三十万,却没看到这三十万背后的代价和痛苦。

另一方面,你看到的,也不一定是事实,可能存在“选择性信息偏差”。


我们从社交媒体或者新闻上了解到的信息,不一定是全面的,可能是对方选择后发布的,毕竟发朋友圈的本质是炫耀,而媒体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想要用一个吸引人的噱头,提高点击率。


所以你只看到了对方光鲜亮丽的一部分,却很难了解到他们背后的另一面,安稳的同时,薪资就没那么有竞争力,而想要拿到高薪,自然要加倍努力。


参照系的不同 


当我们羡慕别人的生活时,本质就是发出一个疑问“为什么别人都比我过得好”?


这是因为永远在跟别人比较,并且我们的参照系一直不同:


有了高薪,就以时间为参照系,有了时间,就以金钱为参照系。


美国心理学家利昂·费斯廷格提出了一个著名的“社会比较理论”,他提出,有一种比较是向上比较,就是会和那些比我们好的人相比。


但是这个“好”,也是我们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人,比如我们肯定不会和有“一个亿小目标”的王健林去比,但是我们会和身边的人去比,尤其是那些一同成长的朋友、同学、前同事等等,因为你会觉得“我们原先其实是在同一起跑线的,而现在为什么他比我过得好”。


所以我们就希望我们的房子最大,孩子成绩最好,家庭最和睦……


而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够向上一个台阶,这时我们的参照系也会向上一个台阶,我们不再和之前的人相比,而是和新的身边的人相比,你的公司上没上市,你的公司财报怎么样等等,我们就会陷入新的、无穷无尽的比较中去。


但更要命的是,互联网拉近了所有人的距离,除了我们真的认识的人之外,我们还在逛知乎时,感觉到“人均年薪百万”,看财经新闻时,看到华为员工动辄年终奖几十万,这些也会放大我们的焦虑。


人类的天性就是,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 


人类总是害怕错过的,就像玩RPG游戏时,选择了A选项,会一直在想,如果我选择了B选项,会是什么样呢?恨不得在选择之前存档,选完之后再掉回去,看另一种选项的剧情如何。


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,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减小了信息获取的难度,某种意义上,也放大了我们的“害怕错过”——我们能通过职场社交媒体、朋友圈等,了解他人的工作状态和薪资福利,更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,从而陷入“局外人困境”。

什么是局外人困境呢?说白了,就是当你了解了他人的生活,你就会觉得别人似乎抓住了所有的机会,他们工作比你顺利,生活比你好,到最后,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,只有你独自留在原地,成为了旁观的局外人。


另外,羡慕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,是人类的天性,这种天性往往会让我们变得不快乐。


大家往往会觉得:如果我拥有……我就会更快乐了。


月薪4000,觉得如果我能月薪3万我就更快乐;


总在加班,觉得如果我能朝九晚五我就更快乐……


其实,这种思维的本质是“不能自洽,无法接受自己的现状”,也是想要拥有一种无所不能的“完美人生”。


当我们在焦虑时,其实中间包裹着一种内在的恐惧,表面上,我们是在恐惧自己错过人生的各种可能性,但是更深层次的,是我们错过了那个我本来可以成为的人,我们觉得我没有成为那个想象中最好版本的自己,我觉得人生本应该更好。


几米曾说: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,一回头,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。


其实人生各有际遇,就像这世间没有任何两片树叶是一样的,幸福与幸福也不尽相同,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,才是最重要的。


*本文来源于猎聘